除了心态上的改变外,政府调控市场的手段更加灵活多样,煤炭供应方的调控保障能力也更强了。
根据煤控目标的要求,2020年全国地级以上的338城市的空气质量PM2.5浓度达到45微克/立方米以下,2025年PM2.5浓度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第一阶段要求35微克/立方米,煤炭消费量必须显著下降。2017年的煤控要从地方示范、散煤治理、行业部门、碳交易、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五个领域具体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煤控目标的实现。
山东和内蒙古努力完成煤控任务和气十条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今年是国务院颁布的气十条收官之年,努力完成气十条确定的目标。图1地方示范点省市示意图在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传输通道的2+26城市(北京、天津两特大城市+河北和周边其余26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103微克/立方米,2017年第一季度同比上升1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上升5.1%。散煤价格低廉、大多未经洗选、量大面广、燃烧效率低、治理难度大、低空直燃直排,监管松懈,尤其是冬季采暖期PM2.5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巴黎气候协议》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上低于2C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C之内。
这将意味着中国要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能源转型力度,广泛使用可再生能源、大幅提高用能效率,大力推广CCUS技术,才可能使CO2排放尽快达峰,并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中,助力沿线国家实现NDC和2℃的减排目标,防止碳泄漏。中电联专家预测,受2016年下半年高基数等因素影响,今年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放缓,略高于4%,全年同比增长5%左右,与上年总体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企业效益总体回升。在近日举办的2017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专家就自身行业发展进行了介绍。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量约为18.3亿吨,同比增长1%左右,除了建材行业外,电力、钢铁、化工行业用煤同比均为正增长。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能源研究所信息分析处处长苏宏田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富余,部分地区相对过剩。
当前我国钢铁产业正在发生由增量、扩能到减量、调整的变化,钢铁产业的减量发展必将经历一个流程调整、优胜劣汰、多元并举、创新发展的过程。电煤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市场交易电量降价幅度较大,且规模继续扩大,发电成本难以有效向外传导,预计煤电企业将持续亏损,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继续面临困难与挑战。
电力行业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好于预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增长6.3%,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力发电量同比增长7.1%。钢铁行业利润继续维持较好状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4.6%,接近4.2亿吨。预计全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在3720小时左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在4150小时左右,好于年初预期。上半年水泥市场可谓火爆,由于下游需求拉动,水泥价格持续上涨。
受7月中旬大范围高温天气影响,多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华北地区电力供给偏紧。孔安表示,预计全年水泥需求将与2016年持平,至于全年的水泥总产量情况则取决于下半年地产市场的回调幅度。从地产新开工、竣工指标看,今年玻璃需求较为平稳,下半年随着部分冷修停产产能复产,玻璃产量有望延续回升态势。预计全年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6亿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进一步提高至38%左右。
一方面,新型煤化工行业进入成长期,项目成本大幅下降,叠加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各类煤化工项目经济性逐渐显现。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影响耗煤增幅今年上半年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和平板玻璃市场表现不俗。
苏宏田预计,下半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继续宽松,东北、西北电网区域电力供应能力相对过剩。从目前国内化肥市场情况看,需求依然疲软,出口继续大幅下滑,市场回升动力明显不足,总体弱势行情将会延续。
水泥的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房地产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建设需求,其中房地产和基建又是水泥需求的大头,占70%左右。2017年上半年,国内甲醇市场虽少有净新增产能释放,但随着去年四季度投产的煤制烯烃项目逐步进入稳定运行,甲醇行业开工率不断提升,月度产量增加明显。苏宏田预计,下半年电煤供应将延续平衡偏紧局面,若迎峰度夏期间出现持续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水电欠发、运力受限等因素交织叠加的情况,局部地区部分时段将可能出现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但随着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在缺乏新增需求拉动的背景下,传统下游产业虽有新增装置,但对甲醇市场拉动作用比较有限,对于2017年下半年的甲醇市场而言,供需失衡的局面仍将延续。到2020年,水泥、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等主要建材产品对煤炭的需求预计为2.36亿吨标煤。
孔安介绍,十三五期间,建材行业耗能结构中,煤炭比例继续下降,电力和其他能源不断增加。下半年钢材市场需求将平稳回落,钢价在目前基础上或将有所下跌,长材市场表现将整体弱于板材。
钢铁供给侧改革仍会继续进行,虽然对行业长期供应影响偏弱,但带来的阶段性影响仍不容忽视。化工行业煤化工行业用煤增幅较大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煤化工行业发展进入新周期。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孔安表示,当前,我国建材工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技术创新推动行业优化升级,绿色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国际化竞争力明显提高。2017年前5个月我国平板玻璃产量为3.42亿重量箱,同比增长6.4%,较去年同期提升6个百分点。
对于钢铁生产形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钢铁生产与经济形势息息相关,随着下半年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今年中国钢铁行业总体形势会好于去年。李新创认为,就下半年形势而言,基建托底的作用不变,基建、建筑类由于总体投资规模增速快,即便后期会受雨季高温的影响,将停一部分,但是总量上还是有一定保障的。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010小时(其中煤电2040小时),同比提高46小时。有关专家预测,铁矿石供给压力较大,焦煤和焦炭供应宽松,在高利润的支撑下,钢厂维持高产出,粗钢供给下半年逐步转向宽松。
此外,粗钢产量或同比下降,虽存在阶段性和区域性供需矛盾,但预计全年供需紧平衡,全年钢铁行业利润有望维持较高水平。铁矿石供应过剩局面不会改变,港口库存高位将持续压制铁矿石价格走势。
今年前5个月,中钢协会员企业的利润是402.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5.62亿元。另一方面,传统煤化工行业技改促进煤化工设备需求增长。
李新创认为,我国钢铁产业目前已步入创新发展的减量阶段。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统建材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新兴产业和制造服务业发展缓慢、行业增长乏力等。
上半年,煤炭消费比重大约为59.8%,比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若迎峰度夏期间出现长时间大范围极端高温天气,则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可能略高于5%。目前看来,钢铁企业盈利已出现明显回升,但基础仍不牢固,行业资产负债率仍居高不下受7月中旬大范围高温天气影响,多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华北地区电力供给偏紧。
预计全年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6亿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进一步提高至38%左右。李新创认为,我国钢铁产业目前已步入创新发展的减量阶段。
在近日举办的2017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上,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专家就自身行业发展进行了介绍。孔安介绍,十三五期间,建材行业耗能结构中,煤炭比例继续下降,电力和其他能源不断增加。
目前看来,钢铁企业盈利已出现明显回升,但基础仍不牢固,行业资产负债率仍居高不下。今年前5个月,中钢协会员企业的利润是402.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5.62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自取灭亡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